国家版权局官方网站昨天发布消息:16家直接提供内容的网络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音乐作品220余万首。该消息引发网络热议:网络音乐的免费时代是否会就此终结?以后听音乐都要付费了吗?
大力打击盗版,220余万首未经授权网络音乐下线
国家版权局7月8日下发《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》,要求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应于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。昨天,国家版权局在官网公布整改情况,称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。
截至7月31日,16家直接提供内容的网络音乐服务商主动下线未经授权音乐作品220余万首,其中腾讯下线2.37万首、阿里音乐下线2.6万首、百度音乐下线64.2万首、多米下线40余万首、九酷音乐下线14.2万首、豆瓣下线8563首、酷我下线6089首。
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已组织力量对网络音乐传播情况开展全面监测。对7月31日后仍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侵权盗版行为,将依法从严查处;涉嫌构成犯罪的,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;对传播侵权盗版音乐作品的无备案网站,协调通信主管部门予以关闭。
“免费午餐”终结?免费和收费将长期并存
国家版权局此举在音乐界迎来叫好声一片。乐评人“夏天的天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大力打击盗版将推动音乐行业健康发展。
有些听惯了免费音乐的网友发出疑问:“是否以后听音乐都要收费?”其实这种担心并无必要。记者昨天登录百度音乐和QQ音乐,发现大多数歌曲都还可以免费试听、免费下载。只要运营商购买了版权,那么使用者需不需要付费,就是运营商的策略了。“运营商可向使用者收费收回成本,也可不向使用者收费,而通过广告收入来弥补成本。”“夏天的天”说。现在多数音乐网站和音乐APP都是采取免费和收费并存的模式,并且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模式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,“比如一首歌,你免费下载的版本是普通音质,付费了就可以下载高音质版本。或者免费的要搭配听一段广告,不想听广告就付费。”
著名音乐人宋柯曾对记者表示:“未来的音乐客户端,可以免费听歌手的MP3,但里面会嵌入更多东西:卡拉OK伴奏、歌手主演的微电影等等,每个月都更新。客户端免费,但嵌入的这些内容可能需要三五块钱。这样一来这个行业就做活了,像网游一样,免费给你玩,但高级装备道具之类的要花钱买。”
网络音乐市场前景看好,“BAT”争抢百亿蛋糕
国际唱片业协会的《数字音乐报告》显示,中国拥有庞大的数字音乐市场,目前已经拥有4.78亿数字音乐用户,但平均到每个用户,一年用于在线音乐方面的支出不足1元人民币。根据业内估计,如果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发展,这块蛋糕将会有100亿元。
百度、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在这个领域的争夺战已经开始。
腾讯旗下的QQ音乐,因为拿下《中国好声音》第四季的独家版权,随着节目的播出热度进一步攀升。此外,与QQ音乐达成正版合作的唱片公司已超百家。百度音乐的最大优势则是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,并且推广能力极强。阿里巴巴虽然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晚,但将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收入囊中成立阿里音乐,将电商模式与数字音乐深度融合。 |